- · 《农业现代化研究》栏目[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数据[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征稿[09/07]
- · 《农业现代化研究》刊物[09/07]
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实现 多位专家共论乡村振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百年的现代化建设,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时代。中国拥有千年农耕文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今天,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
一百年的现代化建设,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已经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时代。中国拥有千年农耕文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今天,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7月22日至24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开发中心指导、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的“开化论坛”在浙江省开化县举行.研究乡村振兴的社会科学300余项。资深专家、青年学者、乡村振兴决策者和基层行动者齐聚论坛,共话乡村振兴大主题,讲述乡村发展的中国故事。
7月22日至24日,在文明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就乡村振兴主题的重要性展开了讨论。新京报记者周怀宗摄
演变:农村治理的起源与核心
1998年,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出版《这本书》 《国家视角》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21世纪,中国的扶贫工作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据就经验而言,华中师范大学高级教授徐勇表示,中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也是改善民生的最大原因,这些职业如何成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回答斯科特的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图片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
"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主要依靠国家的力量,”徐勇说,“历史上,中国是一个建国的农业国家,但国家不直接干预农业和农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不再是自然状态,而是进入了乡村状态。进行像改天换地的改造,这种改造对国家的理性要求特别高,需要遵循农业农村发展的自然规律。”
脱贫攻坚为今后乡村振兴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问题亟待解决。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张论坛上的文宏说,“未来农村现代化,有许多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比如基础设施现代化。多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迅速,但仍有一些领域存在问题。”亟待改善,目前基础设施方面还存在差异,厕所革命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和解决。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现代化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相当于一种造血机制,需要进一步的促进和发展。同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这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最后,还有人类现代化的问题。没有人类现代化,未来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难以实现。 ”
张文宏,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供图
转型:现代化强国
千年农耕文明,向现代农业文明转型,不仅仅是模式生产转型,推动转型的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进步。
徐勇说,今天,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乡村状态,不同于以往的自然状态。 “在自然状态下,农业农村是基于社会内在机制的自然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工程,是有计划的变革,是一个社会工程,是由社会发起和推动的。
在传统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依赖自然变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权力发挥更大作用。角色。脱贫攻坚的经验也印证了这一点。
那么,在乡村振兴时代,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的力量?徐勇认为,脱贫攻坚是一项利用全国之力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条件的社会工程。这个社会工程具有“硬脱贫”的特点,具有时间性、运动性、惊喜性、推动性等特点。但是,未来乡村振兴需要“软振兴”。徐勇说:“乡村振兴是中国农村人口的改善,从根本上消除长期存在的城乡差距,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宏伟可行。持续社会工程是由国家发起和推动的。这个社会工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极强的韧性,也就是非常紧迫,有足够的耐心。它需要超强的智慧、韧性和耐心。它需要处理好农村和现代化。比如,要遵循农业农村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配置进村的各种资源。此外,要避免简单化、同质化、标准化,使村具有村的特色。”
基础:农村仍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在现代化和不断发展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在不断变化?但也有相同的基础,比如粮食生产,谁仍然是村里最重要的人。< /p>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焕光表示,“农村仍然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多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关注。但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值得思考如何看待粮食生产。”
文章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网址: http://www.nyxdhyjzz.cn/zonghexinwen/2021/0730/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