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凯里市“六六战略”全面提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近期,凯里市创新性地提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发挥“六大优势”,落实“六大行动”,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六六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近期,凯里市创新性地提出在确保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发挥“六大优势”,落实“六大行动”,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六六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夯实“三农”基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发挥凯里酸汤的品牌优势,实施酸系原料倍增行动,培育壮大农业首位产业。坚持工业化布局,研究制定酸汤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进碧波特色食品工业园区扩区调位,积极引导酸汤加工企业进一步扩能增产,在本地建设酸系原辅料种植养殖基地,实现酸系农产品倍增;

坚持科技化提升,建立“政校企”合作机制,形成凯里酸汤自主产权核心技术,实现酸汤粗放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升级;坚持品质化保障,紧抓酸系原辅料、酸汤加工产品到酸汤餐饮的生产、流通、餐饮、服务每一个环节,强化源头管控和过程监督,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品牌化发展,积极借鉴郫县豆瓣酱、柳州螺蛳粉等品牌发展模式,争取酸系原辅料达“两品一标”标准。通过坚定不移把酸汤产业作为工业首位产业、酸系原料作为农业首位产业优先发展,助推凯里酸汤品牌做大做强,彰显“中国酸汤美食之都”的风采。

发挥路网密集的交通优势,实施林种结构调整行动,做精做特林下经济产业。利用地理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围绕“精”和“特”做文章,实施好四大林下产业和“百千万工程”;加强林下经济产业基地的精细化管理和外环境提升;将国储林项目与林种结构调整、林下经济有机结合,重点抓好花椒、精品水果林的替代;建设林下经济展销中心,培育林下产品专业市场;加强森林休闲养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打造培育一批林下休闲采摘体验基地和森林康养体验中心;强力推进禽类屠宰加工厂建设,组建“香炉山鸡”产销联盟。通过加快发展壮大现代林下经济,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发挥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行动,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聚焦特色产业,大力培育种苗繁育、精深加工、服务销售等方面的优强企业,支持“本土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推动产品科技创新,开展“两品一标”认证;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将产业链链长制与坝长制、林长制有机结合,围绕酸汤产业链、林下产业链、坝区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提高服务意识,出台用地、税收、融资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出台家庭农场认证和奖补机制,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发挥州府城市的内需优势,实施坝区产业提升行动,建强供凯畜禽蔬菜基地。重点抓好“菜篮子”工程,提升农产品生产、流通、保供能力,配套坝区打造冷链物流仓储综合体系,持续优化城市公共配送服务,完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大力推动本地农产品“七进”,搭建信息化网络销售平台,探索建立“基地-食堂”直供试点,把农产品“七进”终端延伸到晚餐,延伸到每个家庭。进一步提升本地农产品需求,带动坝区产业提质增效,发挥州府城市稳物价、保供应方面的“菜篮子”作用。

发挥教育高地的资源优势,实施农业技能培训行动,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档案和认定管理体系,开展农业职业经纪人选拔培育工作,实施人才返乡创业扶持计划,充分发挥凯里学院、职院、职校、党校等教育资源和中心城市对农技人才专家的吸附作用,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真正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和“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发挥要素集约的市场优势,实施农业接二连三行动,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初级、精深加工企业;协调帮助农业加工企业在全州范围内建立农产品基地;创新“农业 ”模式,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国有平台公司转型为农产品流通主体,着力解决好产业用地、资金等突出问题,运用好企业、人才、技术、流通市场优势,让一二三产联结更加紧密、融合更加深层次,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发展。(粟琼 黄轩俊)

文章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网址: http://www.nyxdhyjzz.cn/zonghexinwen/2021/0422/1026.html



上一篇:德江县“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规划工
下一篇:中国农机院农机变量作业技术与装置研究,让农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 | 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 农业现代化研究版面费 | 农业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 | 农业现代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