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黎平县:“四举措”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据黎平县人民政府网消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黎平县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巩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据黎平县人民政府网消息: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部署,黎平县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重中之重,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严格按照全县“一盘棋”的要求,建立“政府主导、部门主推、镇村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由县长负总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由农业部门牵头,联合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环保等涉农部门组建专班,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乡村广泛开展宣传培训,大力宣讲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并广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项目测绘、设计等相关过程,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如民所想、如民所望”。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强力推进实施。深入调查研究,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需求,进一步突出建设重点,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确保前期规划做到“四个结合”(土地流转相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产业发展相结合、乡村振兴建设相结合);重点在中潮、洪州、敖市等基础条件较好集中连片的坝区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大力推进田块整治(田块归并)、土壤改良、道路整修、农田防护等措施。目前,全县已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116个、实施面积共8.99万亩。“十四五”期间,黎平县计划完成200亩以上45个坝区和15度以下50亩以上田坝共计9.8万亩高标准农田达标建设,进一步夯实该县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基础。

三是强化底线思维,严抓农田管护。明确农业部门主体责任,压实镇村管护责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对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全部划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开展绿色农田示范建设,构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大力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推动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农田生态不断改善;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高标准农田“非农化”“非粮化”,推动全县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4.15万亩。

四是强化激励扶持,提高综合收益。扎实推动惠农政策直达农户,持续抓好惠农政策兑现落实,鼓励扶持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3家。2020年以来全县农户自购微耕机达3000余台,2021年春耕生产全县可投入的微耕机达余台,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36台,推动全县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5%以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以稳定水稻种植、提高粮食单产为前提,采取“企业 合作社 农户”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稻 ”产业,提高高标准农田坝区复种指数和产业覆盖率,因地制宜在中潮、肇兴、洪州、坝寨等乡镇实施“稻菜”轮作以及“稻鱼鸭”“稻鱼蛙”等“稻+”综合种养产业,推动重点坝区综合亩产值达8500元以上,全县“稻 ”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2万亩以上。(黎平县人民政府网)

文章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网址: http://www.nyxdhyjzz.cn/zonghexinwen/2021/0402/930.html



上一篇:农村自建房三室一厅图,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下一篇:以大数据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 “智慧白云”平台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 | 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 农业现代化研究版面费 | 农业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 | 农业现代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