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鲁迅立人思想研究综述

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鲁迅先生是积极倡导新文化,反对封建礼教,敢为天下先的探路者。纵观鲁迅先生的一生,“立人”思想贯穿始终,“立人”工程是其一生奋斗的事业。可以说“立人

在中国近代史上,鲁迅先生是积极倡导新文化,反对封建礼教,敢为天下先的探路者。纵观鲁迅先生的一生,“立人”思想贯穿始终,“立人”工程是其一生奋斗的事业。可以说“立人”思想是鲁迅先生思想的核心,所有主张的起点。因此,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全面总结,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鲁迅“立人”思想的主要内容,深化鲁迅思想的研究领域,更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发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暂未发现有国外学者对鲁迅“立人”思想进行专门性研究。但国外对鲁迅的生平、作用、思想、作品及其创作方法研究成果则较为丰硕,尤以日本对鲁迅的研究为代表。

日本的鲁迅研究。早在20世纪初,即鲁迅尚在日本留学时期,日本学界已有对鲁迅先生翻译国外作品的简单介绍;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结束前,日本的鲁迅研究得到较快的发展,日本学者们不仅对鲁迅先生的生平进行系统研究,如增田涉的《鲁迅传》与竹内好的《鲁迅》,还翻译了大量鲁迅先生的作品并对其进行评价,如鹿地亘《鲁迅评传》;二战结束后,日本则出现伊藤虎丸、丸山昇、山田敬三、北冈正子与藤井省三等诸多著名研究鲁迅的学者,他们将鲁迅思想与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结合起来,提出了“个”的自觉是鲁迅思想的原点。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接触的日本当时流行的思想和文艺思潮,对鲁迅一生的思考产生了重要影响,鲁迅所批判的中国的国民劣根性在日本社会中也广泛存在,鲁迅所呼唤的独立自由精神也正是日本所需要的等诸多观点[1]。如今,因中日关系微妙复杂,以及日本战后所形成的学术体制有些机械和教条,所以日本对鲁迅的研究相对有所减弱。

其他国家的鲁迅研究。除日本对鲁迅先生及其思想进行过多方面研究外,韩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学者也对鲁迅先生及其思想进行过多样研究。韩国对鲁迅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30年代至50年代中艰难发展,60年代后全面展开,并涌现出诸多学位论文和相对精确的译介作品。近年来韩国的鲁迅研究方兴未艾,逐步前行,主要代表有朴宰雨、金河林等。苏联的鲁迅研究则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繁盛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60年代之后相对式微。期间研究鲁迅先生的学者有帕·阿·瓦西里耶夫、谢曼诺夫、波兹德涅耶娃等,其中谢曼诺夫的《鲁迅和他的前驱者》与波兹德涅耶娃的《鲁迅传》《鲁迅的生平与创作》在国际鲁迅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美国、英国、法国与德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对鲁迅的研究也始于20世纪20年代,美苏冷战时期则相对比较沉寂,随着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之后研究势头又逐渐恢复。期间涌现出李欧梵、帕特利克·哈南、米歇尔·露阿、朱利安等诸多研究鲁迅的学者,他们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学界有关鲁迅研究的成果,也打开了多样化研究鲁迅及其思想的大门。

由此可知,已有许多国家对鲁迅及其思想和作品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除日本对鲁迅的研究略微系统化之外,其他国家的鲁迅研究成果则相对比较分散,既未形成专门的鲁迅研究界,也未对鲁迅“立人”思想进行系统完整论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

查阅资料发现,我国学界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于世纪交替时期出现第一个研究高峰,涌现出大量专门研究“立人”思想的学者。近年来,我国学界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研究愈加细化、系统化,研究角度也愈加多元化。截至目前,在中国知网以鲁迅“立人”思想为主题检索显示,有效期刊论文共有134篇,硕博论文共有67篇。

(一)鲁迅“立人”思想内涵及来源研究现状

1.“立人”内涵研究现状

关于“立人”的内涵。大多数学者均从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的角度出发,对“立人”内涵进行界定。如李金涛认为,“立人”就是在肯定个人与群体内在统一性的前提下,以少数知识分子的觉醒为突破口,最终使中国大众摒弃劣根性,转为具有主体意识的现代人[2]。邱兴宇认为,“立人”就是结束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和压迫,使每个人都成为具有独立精神的实体[3]。所以,学界对“立人”内涵的界定已基本形成一致观点,即“立人”就是使人摆脱旧思想的枷锁,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

2.“立人”来源研究现状

文章来源:《农业现代化研究》 网址: http://www.nyxdhyjzz.cn/qikandaodu/2021/0222/652.html



上一篇:论重写文学史思潮中的现代化问题
下一篇:丝网版画在室内装饰绘画中的应用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投稿 | 农业现代化研究编辑部| 农业现代化研究版面费 | 农业现代化研究论文发表 | 农业现代化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